關渡平原開發公園、都市徵收有譜

 

開發公園、都市關渡平原徵收有譜 〔記者林恕暉、林秀姿/台北報導〕轉自自由時報

台北市政府的關渡平原發展計畫規劃案近日出爐,將大度路以南與貴子坑溪以西接近淡水河口約299公頃地區,保有原地形地貌規劃為溼地、運動或農業公園,採一般徵收,另外397公頃土地規劃為住宅、商業、機關學校等都市使用,並以區段徵收進行。

 

地方盼開說明會

不過,當地關渡里和八仙里民眾多表示不清楚市政府規劃,希望市府召開正式說明會和全體里民協商;關渡里長紀松鶴說,大部分里民只同意低密度開發,不可能答應全部徵收;八仙里長黃永清也說,里民等待開發計畫已久,如果要徵收變成溼地公園,里民絕對會強烈反彈。

 

市府擬爭取補助

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長丁育群指出,關渡平原發展計畫只是草案,未來會與地方溝通、修正,市府希望儘速推動此案,讓關渡地區早日解除限建,並希望爭取中央愛台十二項建設補助,在不妨礙生態保育下,提供運動、休閒、觀光使用。

 

將耗538億元徵地

都發局指出,關渡平原限建多年,貴子坑溪以西的公園區域,規劃以一般徵收方式取代區段徵收,預計花費538億元經費徵收257公頃私有土地,補償地主限建多年的損失,東北側鄰近大業路與東南側的洲美地區,則採區段徵收進行開發。

市府也規劃在大度路南側除了有關渡自然公園外,貴子坑溪以西規劃為溼地景觀公園,貴子坑溪以東、洲美快速道路以西規劃為都會運動公園,大度路北側、貴子坑溪以東則為三生農業文化體驗公園,當洪水來臨時,公園綠地可作為滯洪區,兼顧生態與防洪。市府也希望保留下八仙、番仔厝、田心仔等聚落,以小旅館、特色商店、餐廳,建構淡水河口休閒度假的漁村聚落。